【印聯傳媒內容摘要】對于圖文快印行業來說,現在是做營銷的最佳時期,傳統的營銷渠道在逐漸被新興方式挑戰,快印店可以綜合考慮各種營銷手段的優劣,從而挑選最適合自己發展的方式。隨著技術的發展,我們的生活已經被“網”所包圍,而營銷正應該針對網開始。傳統媒體、傳統銷售渠道、網絡銷售渠道(電商)、移動互聯網也構建成幾張大網,這幾張大網在新技術的發展下,開始出現了融合,這種趨勢越來越明顯,也越來越廣泛地被電商企業和一小部分商家融合應用,形成了多屏融合的全網營銷。
這里的“屏”并不單單指屏幕,還包括報紙、雜志、戶外媒體等。先來看看報紙和雜志,這兩類在上一個10年的強勢的媒體在智能手機不斷普及的情況下,開始成為了弱勢媒體,但是擁有強大資源和采編能力的它們在中國并不甘于就這樣落后下去,它們對于能讓自己起死回生的新技術關注和運用程度在許多時候遠遠高于所謂的新媒體公司,而且接受程度也很高,創新能力在不斷加強。
就像二維碼、短網址在報紙、雜志的運用就越來越廣泛,還有報紙、雜志本身的APP開發、推廣也比許多品牌商家執行得更快,這些或許是媒體的敏銳度決定,同時也來自于新媒體的激烈競爭。除了報紙和雜志媒體,戶外媒體也面臨同樣的情況,畢竟品牌商家的廣告費用總是向目標用戶傾斜,當有更多的用戶花更長的時間在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時候,這些媒體就需要進行變革,一方面是向新媒體的優勢學習,一方面是根據自身的媒體屬性進行創新。
新媒體具有用戶的數據分析能力、廣告投放流量評估和預測、真實實時的廣告效果監測這三方面的優勢是傳統媒體一直想做、在做卻一直受限于傳統媒體屬性沒有做好的,畢竟有多少閱讀率、通過廣告達成什么效果、有哪些用戶在什么時候看了這些廣告,在報紙、雜志、戶外媒體很難獲取,所以才有品牌商在傳統媒體發出廣告費有一半不知道浪費到哪里的無奈!而如果與電子商務、二維碼技術結合之后,這些傳統媒體逐步具備了獲得用戶和進一步分析廣告效果的可能,如果再接合移動互聯網,那么這種可能會被放大,廣告主在數據的支持下和媒體的融合中更愿意付出更多的廣告成本來促進品牌的建立和銷售的增長。
電視和廣播似乎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有一種聲音認為這兩種媒介最終會消失或者改變其模式,特別是未來iTV的出現或將徹底改變電視臺現有的機制,或者成為內容輸出方,或者成為內容的組織者,這些都使得電視臺現在的媒體地位出現極大的挑戰,但是電視臺在網絡視頻領域并沒有把握機會,基本上從現在的格局看,已經完全喪失了成為新視頻媒體平臺的機會,或許在移動互聯網還有一線生機,但是電視臺和廣播的體制還是讓人捏了一把汗,他們想要融合到電腦屏、手機屏難度顯然比前面提到的報紙、雜志和戶外大得多。
電腦屏(互聯網)、手機屏(移動互聯網)之間的融合是順理成章情理之中的事情,而向傳統媒體領域滲透也已經開始,像B2C公司的許多DM宣傳手冊已經有雜志化的傾向,許多品牌商如果有在這些手冊上出現,還有交納2000~10000元不等的費用;還有像淘寶出品的《賣家》行業雜志,僅通過淘寶平臺的發行量已經相當于許多省級的雜志;另外是新媒體產生的內容也為新的傳統媒體發展提供了更低成本的內容和推廣方式,像微博的出現,許多個人愿意將自己的微博讓傳統的紙質媒體轉載(當然也存在知識產權保護不健全導致許多傳統媒體無償引用這些內容而無需付費),這些更新更快,觀點更加真實的新傳統媒體再結合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以及電商平臺,擁有了更多忠誠的用戶。
再者就是渠道的媒體化,線下的零售渠道專賣店已有先例,店里擁有海報、視頻廣告、DM等,只是因為傳統渠道的位置有限,所以廣告的收入占比非常小,也很難被重視。但是線上的渠道廣告位理論上是無限的,加上競價排名技術在線上渠道的靈活結合和運用,使得廣告收入占比遠遠高于線下(根據2011年的數據顯示,淘寶、淘寶商城的廣告收入超過90億,僅次于百度和騰訊),渠道媒體化在網絡的表現非常明顯,那么渠道營銷就比線下渠道顯得更為重要。而傳統的SEM、BBS/SNS、EDM、短信等網絡營銷手段如果要實現精準和更大價值,也必須與電商渠道、APP應用、微博進行融合,這些體系都構建了更為復雜的營銷系統,全網營銷的雛形已經顯現。
在多屏不斷融合的趨勢下,作為品牌企業,內部需要進行新的調整和變革以適應這種融合,將全網營銷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一方面不要再讓自己浪費那一半的廣告費,一方面則是提升對新用戶獲取的能力和對老用戶的維護能力,同時具備更強的用戶分析和管理能力,銷售預測和通過全網營銷提升品牌地位。
印聯傳媒轉載自價值中國
相關閱讀:第185期印聯培訓學員分享專題
柯達破產保護與數碼印刷專題
富士施樂 施樂還是“施惡”
惠普將在2012倫敦書展上亮相數字印刷圖書店
解析當前亞太油墨市場發展現狀
電商零售網站將掀起五一降價潮
阿根廷開始提高進口印品的準入標準
2011年成都印刷總產值達134.45億元
2011年我國電子標簽總值179億元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