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聯傳媒資訊】2018年,營銷內容生產、營銷渠道、消費者心理需求等層面將發生哪些重大變化?本文我們列舉幾點,一起來窺探2018年的營銷趨勢,分析智慧云碼的風向。

新內容生態
廣告“邊界模糊化”與“結構性喪失”
“廣告,即廣而告之之意。廣告是為了某種特定的需要,通過一定形式的媒體,公開而廣泛地向公眾傳遞信息的宣傳手段”。雖然廣告的功能并沒有變化,廣告賴以表現的媒體已經滄海桑田。移動互聯的崛起。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超過6 億,智能手機普及率達到45%,網民中通過手機上網的人數達到88.8%;每人日均查看手機超過150 次。人們花在手機上的時間已經超過電視,甚至超過電視加PC 的時間。廣告媒體的結構變革,已經悄然進行,甚至已經初步實現。
“原生”營銷
“形式原生”和“內容原生”的廣告將吸引越來越多預算
尤其是自媒體領域,硬廣的投放效果逐漸降低,粉絲的意見和想法對自媒體影響比較大,粉絲對硬廣的排斥也越來越強。所以智慧云碼里結合原生廣告發展的空間更大。因為原生廣告可以不在打擾粉絲的情況下,為粉絲提供有價值的分享,通過優質分享快速提高品牌好感并轉化粉絲。
廣告目的行動化
一切不以銷售為目的的廣告都是耍流氓
在以電視為傳播主體的大眾傳播階段,每條廣告的銷售轉化是無法衡量的。但在移動互聯網傳播階段,每個手機背后對應的都是一個真實的個體,廣告在數字渠道傳播的過程中,消費者的每一個動作都是可監測的,他的行為軌跡都有蹤可循。移動支付和現代物流更使得“所思即所得”成為可能。廣告的可監測和可量化,促使了廣告目的的行動化。
大眾傳播時代,廣告傳播鏈條是attention(注意)→interest(興趣)→search(搜索)→action(行動)→share(分享)。互聯網出現之后,傳播鏈條出現革命性的變化:attention(注意)→interest(興趣)→access(接入)→communication(溝通)→action(行動)。廣告的目的就是為了驅動消費者的行動,讓消費者一看到廣告就激發起購買欲,并且還要把大眾傳播時代各環割裂的鏈條縮短,使其以最快速度進入“購買”。
傳播鏈條的日益緊湊和一體化,使如今的廣告策劃更像下圍棋,需要未雨綢繆,預測消費者好幾步的反應,如果只為了廣告而廣告,將虎頭蛇尾,功敗垂成。
未來會有更多的品牌廣告往消費者談資的方向去嘗試,幫助消費者在社會交往中贏得話語權和幽默感。
結語:
2017年已經翻篇,營銷人過去慣用的策略當然可以繼續使用,無奈用戶為此買單的幾率已經大大降低。2018年無論是營銷內容的生產,還是營銷渠道的迭代,只有深諳未來趨勢,會用智慧云碼的營銷人才有機會突出重圍。2018年,會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得力于內容營銷,我們可以直接建立受眾,并對整個組織的商業模式產生重大影響。
本站聲明:本網站除標注來源【印聯傳媒】之外,其余文字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編輯部聯系電話:0755-8268 2722。